在河蟹养殖过程中,能够适时、适量、适当的追肥,保持水体内藻相和水色优良,是河蟹养殖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。瘦水或过肥的水质、都是不适合河蟹生长的 。追肥是要使水色能够长期保持肥、活、嫩、爽的水质条件,这样的水质对于河蟹养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。
追肥讲究的是勤施少施,在水体内藻相优良,水色较好的时候,不对追肥掉以轻心,因为水体中的藻相是在变动中的,当水体内的营养供给缺乏时,会出现藻类大量死亡,而施肥过度,水体会富营养化,会出现水体过浓,透明度低,水华等现象。甚至会发生转水,转为裸藻、蓝藻等有害藻类。因此,日常追肥可采用以下措施:
1、日常观察水色和藻相,通过观察水体藻相的活性、活水色的变化,决定适时追肥,一般根据藻相的生命周期,每5~7天追肥一次,是比较合适的。
2、追肥可使用各种肥水类产品,但切记不可随意加量,按照技术人员的用量使用,同时配合‘‘EM浓缩菌’’或“速效菌肥”稳定水体内的藻相,保持优良藻相,并补充各种微量元素,满足藻类对营养的全面。
3、养殖中后期,随着饲料的大量的投入,水体不缺乏常规的微量元素,但有时水体不稳定,这注意是微量元素的缺乏造成的,这时追肥可增加“速效菌肥”的使用量,并配合使用“解毒绿水宝”。